來源:發(fā)布時間:2015-06-02 17:51:06
據(jù)《華商報》報道,一貴州女性在教3歲的女兒背誦《靜夜思》的過程中,因女兒無法對“床前明月光”的下一句,而用力在女兒頭上拍,且重復多次,較終導致女兒死亡。經調查,這位母親覺得只有念書才能改變孩子的人生,于是就自己在家教3歲的小女兒數(shù)數(shù)、念詩、沒想到較終卻釀成此大錯。
老祖宗遺傳下來的育兒方法有很多,但是有的父母在運用傳統(tǒng)方法育兒時卻不免陷入誤區(qū),所以,家長可要特別注意。
誤區(qū)1、假扮紅白臉
在傳統(tǒng)家庭中,父母總是津津樂道于他們的一種教育方法:“角色扮演”。角色分工上多傾向于媽媽當白臉,爸爸當紅臉。很多家長集體認同這種教育方式,似乎還能從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看到顯著的成效。
但實際上,國際通行的卻是要和諧一致,不需要雙方各扮演角色。一個嚇唬孩子,一個呵護孩子;一個威脅一個利誘。不過,對于角色扮演還是需要分情況來,如果孩子所處的環(huán)境下,需要家長進行角色扮演,適當、正確的扮演有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長,是允許的。
誤區(qū)2、遷就孩子就是善待孩子
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我們在善待孩子,什么都遷就他們。但是,一味地遷就和忍讓,會讓孩子貪婪的本性快速次觸碰你的底線,較后到你動手收拾孩子才算了事。
這種行為上是遷就孩子,你并沒有表達出你的本源,你的技巧恰恰是傷害了孩子,傷害了你的本源。家長如何不走入這種惡性循環(huán)的局面,教育子女首先要相信孩子,相信守信譽的這一條。如果你能用夸獎、鼓勵等方法去激發(fā)他,孩子守信譽的本能或者說原始程序是很容易被激發(fā)的。做父母的怎么去激發(fā)孩子的機智,這是關鍵。
誤區(qū)3、重視學習、忽視創(chuàng)新
傳統(tǒng)教育實施的是我說你服的“聽話教育”,在家聽話當“好孩子”,在學校聽話當“好學生”,在社會上聽話當“好同志”。這種教育的必然結果是鸚鵡學舌、照本宣科、頭腦僵化、墨守成規(guī)。
實際上,創(chuàng)新才能為人類的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增添新的財富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,創(chuàng)造力才是歷史發(fā)展的真正動力。讓孩子為考試而背書,終日淹沒于題海之中,為追求所謂正確答案而不許越雷池一步,這樣的教育只會扼殺孩子的創(chuàng)造力。
誤區(qū)4、望子成龍
家長們對孩子寄予厚望,“望子成龍”心切,期望子女有比自己更高的學問,更優(yōu)的待遇,更好的聲望。因而不顧孩子的實際情況,用過高的標準來要求孩子,過早的進行“智力開發(fā)”,讓孩子念英語、背唐詩,剝奪了孩子幸福快樂的童年。
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愛玩、愛動、自我約束力差的天性,家長不能不考慮這些因素,而盲目地讓孩子順著自己的意愿去做,孩子不但不能實現(xiàn)家長“望子成龍”的美好愿望,反而不能發(fā)揮自己的特長,搞得一事無成。這時,倒不如根據(jù)孩子的興趣愛好,加以適當引導,變成有利因素,對他們將來的發(fā)展起一些積極的作用。
上一篇:六一送啥禮 陪伴是給寶寶*的禮物
下一篇:媽媽該用哪種方式為寶寶補充DHA
秋冬季天氣慢慢轉涼,氣溫下降,早晚溫差大,氣候干燥... <詳情>
鋅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,在人體生長發(fā)育、生殖遺... <詳情>
喂寶寶吃藥一直是讓爸爸媽媽們大叫頭疼的一件事,有時... <詳情>
對于家長孩子分房睡的時間問題,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... <詳情>